C114訊 7月1日專稿(蔣均牧)燧人取火,點亮了人類文明的漫漫長夜;5G-A×AI,正將千行萬業引入智能時代的白晝。
我們如今正處于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5G-A和AI幾乎同時起飛,帶來無限可能。這并非巧合,AI需要足夠的網絡能力、云處理能力和算力才能崛起,以發揮其積蓄六十余年的潛能。
就在前不久的2025 MWC 上海期間,以“預見未來 從5G-A到6G”為主題的2025年GTI國際產業大會在上海成功召開。各方力量在此交匯,共話5G-A產業發展、共繪6G未來圖景,其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項成果發布,都有可能成為改寫行業規則、重塑人們生活生產方式的關鍵落筆。而5G-A與AI的協同發展規劃、融合創新進展,恰是眾所矚目的核心議題。
思想盛宴:錨定5G-A×AI協同發展航向
GSMA的《中國移動經濟發展2025》報告顯示,2024年,移動科技與服務創造的經濟價值達1.2萬億美元,約占中國GDP的6.2%;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2萬億美元,占GDP總量的8.3%。5G-A與AI的協同發展,將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價值創造的動力源泉。
中國移動總經理何飚表示,作為GTI的發起方之一,中國移動牢牢把握數智化革命機遇,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發展定位,統籌推進5G-A/6G一體化演進,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他指出,5G-A/6G與AI等技術的融合演進正在重構通信能力,開啟萬物智聯新時代,呈現出“天地一體化、通感一體化、通智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中國移動愿與全球產業伙伴攜手,依托GTI等國際平臺,圍繞“需求、標準、技術、生態”四個方面,推進5G-A/6G一體化發展。
GSMA新任會長白德偉(Vivek Bradrinath)在發言中贊譽稱,中國在5G基礎設施、投資和創新方面取得領先,5G-A商業部署成效顯著,推動經濟與社會多方面轉型。他呼吁全球在推進未來演進的同時,確保5G投資回報和政策支持,強調技術演進應匹配市場節奏,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
GTI主席高同慶在大會上發表題為《網智融合,賦能新場景,孕育新生態》的主題演講,發布體現全球各地區移動智能融合創新發展水平的“MI³指數”,展望了向下一代技術演進過程中,生活、生產、社會治理方面的典型應用,包括消費機器人、AI智能終端、低空經濟、智能體協作、數字孿生等。GTI先前已牽頭發起GTI 5G-A×AI融通發展項目和5G-A×AI百大商用計劃,提出5G-A與AI融合驅動的六大創新技術、十大服務場景和六大商業模式,此次MI³指數的發布更是補齊了“評估體系”這一環節,為5G-A×AI協同發展提供“通用標尺”,進而為監管機構、運營商及業界各方提供尋找發展機會、補強能力短板等方面的參考。
第一輪移動智能融合發展水平調研有三點主要發現:一是東亞、北美、西歐等先行市場在移動通信、AI計算及二者融合發展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移動智能融合規模化發展已蓄勢待發;二是全球移動智能融合發展不均衡,繼數字鴻溝之后,AI鴻溝的挑戰也已悄然加劇;三是AI推理需求激增進一步促進移動智能融合發展,加劇地區發展“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也在席間談到,5G-A已從產業共識走向規模化部署,通過上下行峰值速率、資源差異化調度和重點場景保障能力升級,將持續推動網絡能力變現,賦能移動AI時代的業務發展。同時,他展示了華為與浙江移動聯合完成的5G-A 1Gbps大上行等最新技術驗證成果,表示華為將攜手產業伙伴共同推進5G-A與AI深度融合,共享智能化紅利,以創新共贏移動AI時代未來。
白皮書發布:點亮5G-A×AI融合創新路標
作為此次大會上的一大亮點,GTI聯合Omdia、中移智庫等20余家產業合作伙伴發布《移動智能融合發展指數報告》、《AI智算中心新時代》、《5G-A賦能信息消費“新三樣”白皮書》以及業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機器人等創新成果。
當前,具身智能、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正加速成為覆蓋“人、車、家”生活場景的信息消費“新三樣”業務。由中國移動聯合華為、樂聚等十余家伙伴編纂的《5G-A賦能信息消費“新三樣”白皮書》(下稱“白皮書”)聚焦于此,以開創性的研究成果與深刻的洞見,激發5G-A×AI乘數效應,推動5G-A加速由“能力增強”邁向“價值創造”。
白皮書系統分析典型應用場景與業務工作流程,首創提出業務需求與網絡能力計算模型,闡明了智能化新業務所亟需的多模態感知、實時決策、跨域協同等關鍵能力,與5G-A所提供的超低時延、超大帶寬、超高可靠等網絡能力之間的緊密關聯,讓人們得以清晰洞察二者間的內在邏輯與共生關系。
更進一步,白皮書創新性發布業界首個以“新三樣”為代表的智能化新業務網絡需求指標體系,填補業界空白,為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前瞻性指引。以具身智能類新業務為例,其傳輸的數據類型多樣,包括語音、文本、命令、圖片、視頻等,上行空口速率在2Mbps僅能滿足文本和語音類交互,而視頻類業務則需要10Mbps以上的上行空口速率,瞬時速率更是要達到平均速率的2~3倍。
隨著場景多樣化、服務泛在化的不斷發展,5G-A×AI技術融合與跨領域協作將成為驅動產業發展、使能智能社會的關鍵因素。白皮書認為,一方面,需要持續提升5G-A關鍵能力,夯實5G-A網絡根基,構建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聯合端到端多領域產業伙伴推動5G-A技術演進及智能化新業務創新,打造標桿應用示范。另一方面,技術布局需要進一步向“支持多智能體協同”躍遷,多智能體協作網絡、通感智算融合架構等技術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可推動全域智能體認知決策與行動閉環的發展與落地。唯有通過當前網絡能力持續深化與技術演進前瞻布局的雙軌并行,方能推動智能化新業務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從“場景賦能”向“社會重塑”的跨越式發展。
成果紛呈:彰顯5G-A×AI乘數效應力量
大會上,GTI&GSMA全球首屆“新通話×AI”挑戰賽戰果揭曉,共有來自全球20家企業和高校的參賽項目獲獎。新通話作為移動AI時代標桿應用,已進入商用發展快車道,點亮屏幕、明星來電、智能翻譯、同聲傳譯等業務已在中國、歐洲、中東、亞太和拉美等地實現商用部署和規模商用,助力運營商從“流量經營”走向“體驗經營”。
新通話×AI挑戰賽是GTI與GSMA聯合發布的首個揭榜攻關挑戰課題,旨在激發全球開發者的創造潛力,通過新通話技術與AI的深度融合,探索通信領域創新應用場景。此次挑戰賽歷時8個月,共收到來自全球80余家企業、高校的百余份參賽作品。華為攜手產業伙伴斬獲四項大獎,為業界提供了釋放5G-A×AI乘數效應的成功案例和實踐范本:中國移動江蘇公司牽頭華為等產業伙伴聯合申報的“5G新通話×AI in Nanjing”、沙特stc與華為聯合申報的“stc銀行智能客服項目”榮獲大賽一等獎,中國移動河南公司牽頭華為等產業伙伴聯合申報的“業務AI+網絡AI賦能10086智能客服,加速5G網絡能力變現”榮獲大賽二等獎,華為申報的“A2A智能體互聯項目”榮獲大賽三等獎。
與此同時,GTI&華為5G-A×AI開放實驗室也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實驗室成立一周年之際,GTI主席高同慶、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帶隊親臨現場驗收移動AI業務探索與創新相關成果,涵蓋多模態交互、AI Agent、具身智能等領域。作為5G-A×AI融合創新的前沿陣地,實驗室遵循“以網興智”和“以智賦網”的核心理念,為全球運營商建立了一個開放合作創新平臺。
時延和清晰度是多模態交互的兩個關鍵要素,而它們又與網絡的上行能力息息相關,通過將端到端體驗要求分解到無線空口,實驗室研究發現,類電話交流的良好AI體驗需要20Mbps的上行速率,類面對面交流的優秀體驗更要求64Mbps的上行速率。移動AI時代,以AI Agent為中心的交互方式將快速普及,通過將Agent等復雜功能的步驟進行分解,實驗室研究發現,與傳統視頻應用不同,云和端之間需要傳遞屏幕信息、用戶習慣、任務規劃等,交互更加頻繁,這對上行網絡的覆蓋和容量提出了較高要求。這些成果為網絡建設、優化、升級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
具身智能領域,實驗室孵化的基于四足機器狗的應用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依托5G-A網絡,通過一句話的語音指令,機器狗就可以前往咖啡館為主人取來咖啡。同樣的,機器狗也可以進行更多開發,實現取快遞、取報紙、跟隨行走等行為。中國移動長期布局AI產業,在這方面也保持戰略投入,于去年公司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了多模態大模型的四足機器狗“小力”,服務于家庭場景和自主出行。
從精彩分享中迸發的智慧火花到白皮書里首創的模型公式,從挑戰賽中閃耀的創新成果到實驗室園區內奔跑的四足機器狗,通過此次GTI大會及系列活動,我們仿佛能夠清晰地聆聽到5G-A×AI穩步前行的鏗鏘足音,目睹到智能時代美好畫卷的徐徐展開。“征程漫漫,只爭朝夕”,在GTI與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A×AI必將以燎原之勢催生出更多應用、釋放出更多價值,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