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第二屆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論壇上發布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暨景氣指數報告(2016年)》,其中的亮點是編制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這一觀測互聯網行業發展狀況的“晴雨表”,為行業分析、政策制定、政策評價等提供重要參考。該指數的發布在業界引發了巨大反響,6月8日《人民郵電報》整版刊登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的專題文章。為便于該指數的應用推廣,我們將分三期進行系統性的解讀。
一、景氣指數應用場景
行業發展的周期性波動是通過一系列經濟變量的活動來傳遞和擴散的。任何一個經濟變量本身的波動都不足以代表行業的整體發展態勢,要反映經濟整體發展態勢的過程就必須綜合考慮各個變量的波動,景氣指數的編制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一個有效的工具。
經濟景氣監測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實踐成果逐漸成為各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我國在1980年代末也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與應用,目前比較有影響力的景氣指數主要包括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和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等。其中,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主要是刻畫的是國民經濟活動的總體表現,涉及到經濟活動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等各個環節。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定期向社會發布,從而能夠對各種重要的敏感性指標進行定期的監測和分析,把握宏觀經濟變化和發展趨勢,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及時有效的決策參考,提高國家宏觀調控水平,避免經濟的劇烈波動。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可以從土地、資金、開發量、市場需求等角度顯示全國房地產業基本運行狀況、波動幅度、預測未來趨勢,政府可以據此制定房地產改革和發展的各項政策,出臺調節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
二、景氣指數編制目的
我們編制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的目的,是力圖建立一個觀測我互聯網行業發展狀況的“晴雨表”。一方面,能夠如實刻畫現實互聯網行業發展波動的軌跡,有效監測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能夠科學預測未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為行業分析、政策制定、政策評價等提供重要參考。
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是通過選取一系列與互聯網行業發展周期波動存在明確相關關系的行業發展指標,綜合計算得出的景氣合成指數,包括先行指數、一致指數和滯后指數。其中,先行指數是在互聯網經濟全面增長或衰退尚未來臨之前就率先發生波動的指數,它揭示了互聯網行業未來的變化趨勢,預示著未來行業的發展走勢和可能出現的周期性變化。一致指數是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周期波動而變化的指標,反映了行業當期變動情況,是對當前互聯網行業運行總體情況的描述。滯后指數是在互聯網經濟周期發生波動后才顯示作用的指標,刻畫了行業的歷史變化規律,是對互聯網行業總體運行中已出現周期波動的確認。
三、景氣指數的構建方法
景氣指數的構建一般采用擴散指數、合成指數和景氣綜合評分法三種方法。
擴散指數又稱擴張率,20世紀50年代確立并廣泛應用,它是在對各個經濟指標循環波動進行測定的基礎上,所得到的擴張變量在一定時點上的加權百分比。擴散指數的數值在[0,100%]之間波動。當擴散指數處于[0,50%]時,上升指標數少于下降指標數,在此階段經濟向擴張方向運動,此時經濟系統運行于不景氣空間的后期;當擴散指數處于[50%,100%]時,上升指標數多于下降指標數,經濟運行愈來愈景氣;當擴散指數處于[100%,50%]時,上升指標數仍多于下降指標數,經濟處于景氣空間后期,整個經濟系統正處于降溫階段;當擴散指數處于[50%,0]時,上升指標數少于下降指標數,經濟系統處于全面收縮階段。但是擴散指數存在著不能反映經濟波動幅度、干擾較大等缺陷,為彌補擴散指數的不足,20世紀60年代合成指數應運而生。
合成指數,又稱景氣綜合指數,是由一類特征指標以各自的變化幅度為權數的加權綜合平均數,它是將各種不同計量單位的景氣指標值轉變為無量綱的增長率型數值,然后經過一系列標準化處理,綜合成的一個定基指數。合成指數反映的是與基期相比的經濟景氣狀態,數值大于100,表示與基期相比行業發展景氣,數值小于100,表示與基期相比行業發展不景氣。合成指數不僅顯示各指標的波動狀態,而且將它們的波動程度(各時點的波動值)加以綜合,除了能預示市場經濟波動的轉折點外,還能在某種意義上反映經濟循環變動的強弱。
景氣綜合評分法,又稱景氣燈號模型法、燈號法,該方法是借用交通管制的紅、黃、綠信號燈的概念,直觀、形象地解釋經濟運行的景氣狀態,并可計算景氣綜合評分,對景氣狀況進行整體評價。根據經濟運行的軌跡,可以將判斷區域分為“過熱”、“偏熱”、“正常”、“偏冷”、“過冷”五個區間,分別以“紅燈”、“黃燈”、“綠燈”、“淺藍燈”和“藍燈”表示。“綠燈”區居中,視為最佳狀態;“黃燈”區和“淺藍燈”區視為次佳狀態;“紅燈”區和“藍燈”區則視為不佳狀態。燈號法只是對現狀的一種大致上的描述,因此在預測功能上較差。
四、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的構建
考慮到我們的研究目的、互聯網行業發展特點,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我們采用合成法構建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因此,下文提到的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均特指合成指數。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的計算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六個步驟:一是指標數據去季節因素整理。運用X11季節調整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以消除季節因素和不規則因素對指標數據的影響,提高計算的景氣指數的合理性。二是指標分組。確定一致指數基準指標,根據時差相關法將所選指標分為先行、一致及滯后指標。三是計算指標的對稱變化率。為了防止異常值對合成指數的影響,需要對各指標的對稱變化率進行標準化處理。四是計算指標標準化平均變化率。為使三類指標可比,需要計算三類指標的標準化平均變化率。五是計算初始合成指標。確定基期,計算其余各期的動態相對數,即合成指數。六是對初始合成指數進行趨勢調整得到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為了使計算的三個合成指數易讀取、更可比、成為具有整合性的系統,我們采取HP濾波方法對三個合成指數進行了趨勢調整,得到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
作者簡介:
汪明珠:畢業于山東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經所經濟研究部工程師,主要從事信息經濟、互聯網+的研究工作。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