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又被稱作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可用于模擬和模仿人類智能的技術和理論,旨在使計算機系統具備執行人類智能任務的能力。同時致力于使機器能夠學習、推理、感知、解決問題、適應環境和改進自身,從而完成各種復雜任務,甚至超越人類的智能水平。被譽為極有可能誘發下一場“工業革命”,而關于對AI的研發和布局,也成為了進入這場“工業革命”的密匙。
從2013年開始人工智能領域戰略布局,到2017年,將AI提升到了公司重要的戰略高度,并在同年推出了歷經4年自主研發完成擁有核心基礎產品的“九天”人工智能平臺,在2018年更成為了唯一一個入選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名單。同年,中國移動在業界率先于ITU提出了網絡智能化分級標準,此后,各方產業在網絡智能化標準和實現層面開展全面布局和探索,大大的推動了“網絡+AI”技術的融合創新。2022年,率先成為業內首個提出2025年實現L4高級自智的網絡數智化轉型能力建設目標的通信運營商。在2023年舉行的業績大會上,中國移動表示公司發展戰略主線就是數智化轉型,已經把AI嵌入到里面。主要有這四個機會,“一:在AI算力方面,現有已經構筑了算力網絡基礎上,一定會在AI算力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二:在AI能力方面,已經有NLP、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等各方面的能力,去年已經有了30多億元的變現;三:數據方面的優勢;四:AI應用場景方面,移動在運維和客服方面已經實現了AI的廣泛運用,下一步公司還會對各行各業,包括5G,廣泛的應用人工智能。”迄今為止中移動現在已形成從算法、平臺、能力到規模化應用的產業級智能化服務能力,包括了8個平臺型產品,超370項機器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網絡智能化等各領域AI能力,服務內外部27大領域的830+項應用,年賦能價值已超39億元,并獲科技部批復承建智慧網絡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躋身央企“AI國家隊”。
在2019年的世界移動大會上,舉行了“中國聯通網絡AI平臺及創新技術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聯通的AI發展策略,更是一口氣展示了《中國聯通網絡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中國聯通網絡智能化分級及實踐白皮書》等涵蓋了網絡頂層設計、基站、設備、邊緣云、網絡安全、網絡應用等各個方面的9份白皮書。
2020年9月在5G工業互聯網專題論壇上發布“中國聯通工業AI解決方案”,被視為AI賦能的重要舉措之一,2022年9月聯通研究院召開AI成果發布會,會上發布的自主研發的網絡AI平臺3.0順利通過了數據處理、模型構建、模型部署和支撐與服務四個模塊共計203個功能的評測,獲得人工智能開發平臺應用成熟度“四級”認證,在全能力域的應用成熟度達到國際領先/國內頂尖水平。
2022年的業績說明大會上,闡述了關于AI的新一輪部署,表示:在確定五大主責主業的時候,就把AI產業作為核心產業,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和人機交互領域開展了大量的技術研究和布局,已經擁有了90多項專利,自研了60多項機器視覺、語言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算法。其中10項算法已經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初步具備了智能問答、對話生成、圖片和文字轉換、文字生成語音和動畫的能力。在探索AI應用場景方面,推動算得好。與百度合作建成聯通AI智慧客服體系,實現運營商領先的大規模AI商業化實踐。時至今天也擁有了首個面向運營商增值業務圖文大模型——鴻湖圖文大模型,并且擁有8億訓練參數和20億訓練參數兩個版本,可以實現以文生圖、視頻剪輯、以圖生圖等功能。
2018年5月已經著手研究發布《AI終端白皮書》,9月更新發布了《全網通AI手機白皮書2.0》版本,進一步升級應用要求,最終攜手中國聯通在11月發起人工智能(AI)終端標準立項。
在2022年的財報發布會上,電信在AI領域的營收保持每年50%的增速。近年來,還一直秉持“適度超前部署算力”的戰略,積極投身新一輪以AI為核心特征的科技革命,為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提供高品質的云、網、算力等服務。在打造AI產業的生態合作方面,電信旗下的數字智能科技分公司還與中國職協、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商湯科技、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等聯合成立中國電信大模型生態合作聯盟。在業務的經營和運營方面,融AI和融云、融安全、融數字平臺組成的“四融”成為了電信產業數字化業務的新空間和新方向,無人礦山、智慧城市、智慧碼頭,等無人場景化AI應用也已經成為客戶經理所提供解決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電信也借AI賦能改變并強壯自己的核心——網絡。依托AI、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新技術,電信致力提升全光網2.0數字化智慧運營水平;而依托自研的5G AI節能大腦,全面推進云網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轉型,采用定制化高性能服務器等手段提升算效,應用各類節能新技術提升數據中心和電信機房能效,加快AI技術在移動基站和老舊機房的節能應用,年節電超過6億度,年降碳量約近40萬噸。
全球各大運營商在AI領域積極布局
韓國最大的運營商SK電訊把打造一間AI公司視為一個長期目標,并規劃了相應的戰略:一、利用AI定義核心業務,驅使寬帶和移動業務有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新的收入曲線;二、發展自身的AI業務,加強與TOC,TOB端客戶的聯系;三:通過企業間的兼收并蓄,發展和創造更多的AI人才和應用,為ToC和ToB端研發和銷售更多的AI產品。SK的高層也表示:未來10年的增長故事將圍繞AI發生。在不久前的“全球電信 AI 聯盟 CEO 峰會”上,SK作為舉辦方與德國電信、e&(阿聯酋電信品牌)、新加坡電信牽頭成立的全球電信 AI 聯盟,并簽署了 AI 業務合作商業協議,共同開發基于核心人工智能能力的電信人工智能平臺。
今年5月,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公開發布的一份12萬億的投資計劃,計劃中表示對人工智能、新型通訊技術等“增長領域”投入8萬億日元,其中至少3萬億投資用于AI、機器人在內的數字業務,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開發技術解決方案,改變那些支持日常生活的行業”。并且已經著手計劃開發其參數數量(語言模型規模的指標)預計將達到70億至300億的語言模型,計劃在明年3月結束的2023財年開始為金融、醫療和其他領域的企業用戶提供生成AI服務。
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AT&T的實驗室智能系統和平臺研究副總裁助理在公開采訪中表示,AT&T在向AI演進的路徑有三個復雜的層次,第一代是自動化的系統,擁有收集數據和試圖推斷下做出反映的功能;第二代是我們正在實施的自動化,懂得思考分析下一步動作,并做出最優選擇;第三代是超自動化,這一代不只是復雜的分析和機器學習,也是非常先進的AI。因此AT&T在2017年開發了名為Acumos Project的開源的AI和機器學習平臺。旨在提供編輯、集成、組合、包裝、培訓和部署AI微服務的功能,以幫助建立和管理人工智能平臺。不僅如此,該平臺還使開發人員能夠連接各個應用程序,以創建AI和機器學習產品。2023年更是與NVIDIA合作,成為首個探索使用全套 NVIDIA AI 平臺的電信運營商,通過使用 NVIDIA 驅動的 AI 來處理數據、優化服務車隊路線規劃,并創建數字虛擬形象用于員工支持與培訓,以持續轉變運營方式和增強可持續性。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互聯網行業方興未艾時,運營商顯然是低估了這一“對手”給自己帶來的競爭。這些年,越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越是能反襯出運營商的失落,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在新一輪“工業革命”——AI競賽中,運營商吸取了互聯網時代后知后覺的教訓,做好了需要“一番近身肉搏”的準備。在這場婉如明牌的對決中,作為世界數字經濟建設的核心力量,中韓日歐美的運營商都紛紛“亮劍”,力求不被時代所“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