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工智能領域異軍突起,在Chat-GPT推出市場之后大受用戶歡迎,全球AI熱潮被點燃,眾多AI應用隨之推出市場,其中基于大模型的AI應用產品倍受歡迎。
所謂的“大模型”是指擁有超過10億個參數的深度神經網絡,它們能夠處理海量數據、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如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它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強大的泛化能力和對復雜模式的學習能力。在國內,大模型應用產品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以及教育醫療等各個行業領域,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互聯網巨頭一馬當先
騰訊
應用產品 |
主要功能 |
騰訊智能寫作平臺 |
基于大模型技術的文本生成工具,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生成新聞報道、文章、廣告文案等各類文本內容。 |
騰訊云智聆 |
一款基于大模型技術的語音識別服務,可以實現準確的語音轉文本功能,廣泛應用于電話客服、會議記錄等領域。 |
騰訊智能對話平臺 |
利用大模型技術開發的智能客服系統,能夠提供自動問答、機器人對話等功能,幫助企業提升客戶服務效率。 |
騰訊慧眼 |
基于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大模型應用,可以用于人臉識別、物體檢測等場景。 |
騰訊覓影 |
醫療影像分析系統,利用大模型技術進行疾病診斷和輔助決策,已應用于多個醫學領域。 |
騰訊優圖 |
一個以大模型為基礎的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平臺,提供圖像識別、文字識別、人體姿態識別等多種功能。 |
阿里
應用產品 |
主要功能 |
通義千問 |
基于大模型技術的智能問答平臺。它利用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可以回答各種領域的問題,并能夠根據上下文進行語境理解和對話。“通義千問”不僅能夠提供準確的答案,還能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理解用戶的需求并生成符合語境的回答。此外,“通義千問”還具有自我學習和優化的能力,能夠不斷從用戶的反饋中學習和改進,提高其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通義智文 |
阿里云推出的基于通義大模型的免費Al閱讀助手,可智能閱讀網頁、論文、圖書和文檔,幫助用戶在更短的時間內精讀文章內容,獲取提要和概述,快速掌握要點,提高閱讀效率。同時支持自由提問,可解答用戶關于文章的問題或其他不解之處。 |
通義萬相 |
阿里推出的一款基于通義大模型的AI繪畫創作模型,主要涉及文本生成圖像、相似圖像生成以及圖像風格遷移3個方面的功能和應用,該產品定位于藝術創作領域,為藝術家、設計師和愛好者提供強大的創作工具。 |
通義聽悟 |
阿里云推出的基于大模型的工作學習AI助手,支持在會議、課程、訪談、培訓等場景下實時轉錄和音視頻轉文字,智能生成總結,實時翻譯打破跨語言溝通障礙。 |
百度在大模型應用領域推出的最重要的產品便是“文心一言”,這是百度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具備跨模態、跨語言的深度語義理解與生成能力。它在文學創作、商業文案創作、數理邏輯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態生成等多個應用場景中高效便捷地幫助人們獲取信息、知識和靈感。
其主要功能包括:
文學創作: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或者句子,自動生成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詩歌。
商業文案創作:根據用戶輸入的產品或服務信息,自動生成一篇商業文案。
數理邏輯推算:根據用戶輸入的數學公式或者邏輯問題,自動推算出答案。
中文理解:根據用戶輸入的中文句子,自動理解句子的含義,并給出相應的回答。
多模態生成:根據用戶輸入的圖片、音頻等多種模態信息,自動生成相應的文本。
科大訊飛
“訊飛星火”便是科大訊飛在大模型應用上的重要實踐,這是科大訊飛推出的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擁有跨領域的知識和語言理解能力,能夠基于自然對話方式理解與執行任務,提供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題解答、代碼理解與編寫等多種能力。
訊飛星火的功能包括:
語言理解:根據用戶輸入的中文句子,自動理解句子的含義,并給出相應的回答。
知識問答:根據用戶輸入的問題,自動從知識庫中檢索相關信息,并給出相應的答案。
邏輯推理:根據用戶輸入的邏輯問題,自動推算出答案。
數學題解答:根據用戶輸入的數學公式或者邏輯問題,自動推算出答案。
代碼理解與編寫:根據用戶輸入的代碼,自動理解代碼的含義,并給出相應的回答。
文學創作: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或者句子,自動生成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詩歌。
運營商緊隨其后
大模型應用產品在市場越來越受歡迎,除了各大互聯網廠商紛紛投入資源大力開發之外,運營商也開始逐步布局“大模型”應用市場:
中國移動發布了“九天”大模型,包括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1)其中“九天·海算”的誕生得益于中國移動在數字政府建設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作為面向政務領域的行業大模型,“九天·海算”一方面能服務于一網通辦等場景,提升政務服務系統的理解能力、多維度信息關聯能力和多元交互能力,讓群眾辦事更高效,同時保障私域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助力政府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寫作工作,比如用自然語言與數據庫中的政務數據表和運營分析指令交互,快速獲取數據分析結果等。2)九天·客服大模型則基于中國移動在客服領域的服務數據、業務知識和服務經驗而打造,可以根據用戶的自然語言描述,解析用戶問題并提供答案。九天·客服大模型可以與人工客服協作,為人工客服提示回復建議,通過形成“大模型—人工客服—用戶”的三方溝通模式,提升人工客服工作效率。
中國電信除了之前推出的大語言模型TeleChat外,還在11月的2023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千億參數的“星辰”大模型,并首批試商用的12個行業大模型,包括星辰教育大模型、基層治理大模型、政務服務大模型、應急大模型、醫保大模型、交通大模型、住建大模型、金融大模型、神農一號大模型、出行大模型、旅游導覽大模型、礦山大模型,基本覆蓋人們生活工作生產的方方面面。
中國聯通推出的“鴻湖圖文大模型1.0”則是首個面向運營商增值業務的AI大模型,該模型目前擁有8億訓練參數和20億訓練參數兩個版本,可實現以文生圖、視頻剪輯、以圖生圖等功能:1)以文生圖可以根據用戶輸入的文字描述,自動生成相應的圖像;2)視頻剪輯功能則可以根據用戶提供的視頻素材,自動進行剪輯和編輯,生成符合用戶需求的視頻作品;3)而以圖生圖功能則可以根據用戶提供的圖像,生成新的圖像,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創作靈感。
大模型應用產品的發展已經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市場,對運營商而言,推出屬于自己的大模型應用產品,一方面有利于拓展政企市場業務,增加產業數字化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整個社會數智化服務水平,助力數字經濟的發展,加快數字中國的建設。
運營商該如何布局“大模型”市場
對運營商而言,布局“大模型”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這也是運營商未來業務拓展和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徑,面對來自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壓力,運營商該如何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呢,這才是關鍵所在。
首先,選擇合適的大模型。運營商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和目標客戶群,選擇適合的大模型進行托管和調用。例如,如果運營商主要面向的是企業用戶,那么可以選擇一些在特定領域有較高精度和泛化能力的大模型,如BERT、XLNet等;如果運營商主要面向的是個人用戶,那么可以選擇一些在通用任務上有較好表現和可拓展性的大模型,如GPT-3、DALL-E等。
其次,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和預算,提供靈活的服務模式。例如,運營商可以提供按需付費、包月付費、按量付費等不同的計費模式,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頻率和規模來選擇合適的方案;也可以提供不同級別的服務質量(SLA),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性能要求和容錯能力來選擇合適的保障。
最后,建立良好的大模型生態系統。運營商需要與其他產業鏈生態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例如,運營商可以與大模型的開發者和提供者進行合作,共享數據和資源,實現技術交流和創新;運營商也可以與大模型的應用者和消費者進行合作,收集反饋和建議,提供定制化和差異化的服務;運營商還可以與政府、社會、行業等相關利益方進行合作,遵守法律法規,維護公平競爭,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組建可信數據聯盟。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運營商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運營商需要在“AI大模型”的指導下不斷進行創新轉型,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