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就網絡高速路,暢通信息“大動脈”;加快算力建設,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支撐;強化數字服務能力,注智賦能數字化轉型……一直以來,中國電信陜西公司(簡稱“陜西電信”)主動融入和服務數字陜西建設,以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千行百業數字化發展注入新動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陜西新篇章。
智聯升級 夯實數字經濟新基建
走進大唐不夜城,游客佩戴VR設備即可實時體驗“唐風穿越”,借助AR導航與歷史場景虛實交互,深度感知文化魅力。作為展現盛唐文化的國家級步行街,大唐不夜城借助5G-A網絡,全面升級智慧文旅服務。這是陜西電信推動“雙千兆”到“雙萬兆”的升級,構建未來城市樣板新圖景的縮影。
陜西電信以“滿格三秦”行動為引領,加速推進5G-A網絡全域覆蓋,大唐不夜城、昆明池、地鐵8號線等重要場景全面部署開通5G-A網絡,2024年實現全省10地市5G-A的3CC載波聚合規模部署,RedCap技術覆蓋城區連續區域,以技術創新驅動文旅、交通、低空經濟等領域的數字化變革,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除了5G-A網絡,陜西電信積極推進萬兆光網布局。去年5月,陜西電信公司聯合中國電信研究院、中興通訊創新采用“三模50G PON+FTTR-B”技術,在西安醫藥科技職業學校實現業界首個“50G寬帶入校園、萬兆入教室”高品質數字校園網絡,為全國校園網的演進升級樹立了標桿。
“千兆”過境“萬兆”已至,陜西電信正加速推進萬兆光網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預計2025年將達到城市主要區域具備萬兆家庭開通能力,全面提升網絡品質,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數智轉型。
算力筑基 打造人工智能新引擎
“升級后的‘咸企通’平臺,其智能分析功能讓我們的用詞更加嚴謹、精準,并實現相關政策文件準確解析、高速反饋,使企業用戶能高效獲取定制化指導。”談到使用感受,陜西未來數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郭婷點贊道。今年2月19日,陜西電信助力咸陽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咸企通”平臺接入DeepSeek,打造全省首個基于星辰大模型的AI政策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實現政策解析準確率提升45%,問答響應速度加快70%,有效助力“咸企通”打造全場景的“互聯網+AI”企業服務新模式。
攜手DeepSeek開啟AI之旅,離不開澎湃算力的高效供給。2024年以來,陜西電信持續完善“3+20+X”算力布局,初步形成 “寶雞超算+陜數智算”省級雙智算中心,通智算力到達402 PFLOPS,同比提升89.4%,其中智算到達233PFLOPS,同比提升260%。
面對大模型應用中的算力瓶頸,陜西電信還發布全國首張量子安全算力專網,實現雁塔人工智能、灃東人工智能、國超西安節點等算力和自有算力并網整合,算力超1000p。同時創新推出AI云電腦解決方案,通過云端彈性算力實現算力資源動態調度,有效應對服務器峰值壓力,為后續陜西算力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數智賦能 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350多臺AGV小車覆蓋產線22條往來穿梭,24小時不間斷自動輸送,貨物周轉效率提升52%……這是陜西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智慧工廠的生產場景。
在三秦大地,陜西電信全面推動5G、云、AI與產業深入融合,在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智慧能源領跑全國,智能制造“多點開花”,“5G+”教育、醫療、交通等創新應用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以科技之力賦能千行百業。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低空經濟、量子技術等大力發展。陜西電信與西咸新區展開深度合作,建設省內首家民用無人機試飛基地;牽頭成立西安市低空產業協會,累計與35家產業、10家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完成西安量子城域網(試驗段)建設、量子安全算力專網建設、陜西量子密碼資源池建設,實現量子+系列產品落地商用;聯合西交大、西電等11家高校院所成立秦創原量子信息科技聯合創新中心,助力構建西部量子科創與產業孵化高地。
深化農業農村數字化,擦亮鄉村振興底色。陜西電信快速推進 “數字鄉村”建設,在13391個行政村部署天翼云眼7.7萬個、天翼云播22萬個,打造467個示范點,惠及67.2萬村民。
提升民生服務數字化水平,增進百姓福祉。在教育領域,助力陜西教育廳打造入學一件事,全面服務全省100萬中小學生。在醫療方面,助力醫療機構打造遠程醫療系統,將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送”到百姓“家門口”。在養老領域,推出智慧養老解決方案,通過智能穿戴設備等技術,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與生活安全,推出“一鍵呼救”“語音助手”等功能,惠及老年用戶超50萬戶。在社會公益方面,持續推動營業廳“愛心翼站”建設,提供休息補給、智能科普、防詐反詐等各類關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