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在南昌舉辦的“2025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下一代光網絡技術策源與發展論壇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傅志仁攜手省公司和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發布了“彈性智聯網絡”創新實踐成果。
本次發布的彈性智聯網絡創新解決方案面向樣本入算、云電競等新興業務場景,依托10G-PON/50G-PON的超寬接入能力,在已有的用戶寬帶資源基礎上,新增彈性智聯通道,支持用戶自助分鐘級開通、鏈路自動拆建、帶寬按需可調及端到端保障等技術特性,提供電商化、低成本、按需靈活的業務級網絡彈性能力。
彈性智聯網絡創新方案的核心價值在于“彈性”能力的體現,主要聚焦于三方面:一是開通彈性,依托中小企業ICT標準化產品,用戶可通過小程序一鍵開通服務,分鐘級完成鏈路部署,極大提升了運營效率;二是帶寬彈性,基于業務級切片和DBA控制技術,動態感知業務流量變化,實現從100M到25G帶寬靈活調整,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三是質量彈性,通過業務識別和選路調度技術,為不同業務匹配最優路徑,實時監測鏈路狀態,確保業務級網絡KPI實時可視,滿足應用級體驗需求。
目前,中國電信研究院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在四川、江蘇、上海等省市開展彈性智聯網絡現網試驗,通過靈活加載自研業務控制模塊,實現用戶一鍵自助申請,分鐘級快速開通;完成了大容量樣本入算、推理、云游戲、云電腦等業務驗證,其中,樣本入算時間縮短5倍以上,云游戲與云電腦業務時延降低30%以上。
彈性智聯網絡成果的發布,標志著中國電信在網絡智能化、服務電商化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未來,中國電信研究院持續探索彈性智聯網絡在新興業務新場景中的應用,加速推進創新方案的技術驗證和業務能力探索,保障千兆/萬兆光網的業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