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2024年云網智聯大會主論壇,中國移動研究院攜手中國信通院、騰訊云、華為、中興、博通、清華大學、Credo、橙科微電子、新華三、銳捷、Intel、盛科、思博倫等30余家合作伙伴,聯合發布《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及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出席發布儀式,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絡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程偉強對白皮書進行了解讀。
《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是繼中國移動發布全調度以太網(GSE)技術之后又一重要方案發布,是GSE系列技術方案之一,旨在提出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技術的需求、愿景、技術架構和部署建議。希望能夠為產業在規劃設計以太網物理層安全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時提供參考和指引。該方案是全球首個面向智算中心的以太網物理層安全解決方案,獲得了全球30余家合作伙伴的廣泛支持。
傳統數據中心重視能源、供電等基礎設施安全,但是數據中心內部及互聯網絡的安全保護相對欠缺。當前,智算中心以大量數據為資源,進行訓練和推理,在此過程中,涉及大量數據資源在算內、算間及入算網絡場景的處理和傳遞。這些數據一旦被竊聽攻擊或泄露,將產生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因此如何保障數據流動過程中的安全將是智算中心網絡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受到全球學界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
傳統網絡安全機制如MACSec、IPSec等雖然可以為不同網絡層級的數據提供安全防護,但是現有安全機制用于智算中心場景時,難以兼容存量設備,無法覆蓋所有數據報文,引入較長處理時延,增加大量封裝開銷,影響AI算效。中國移動研究院主導提出的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通過在以太網物理層對比特流進行加密來保護所有上層協議,具備低時延、低開銷、協議透明等特性。
為推動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技術完善和產業支持,中國移動聯合騰訊云、清華大學、東南大學、華為、中興、博通、Credo、橙科微電子、烽火、新華三、銳捷、Intel、盛科、云合智網、楠菲微電子、篆芯、旭創、索爾思、卓昱光子、光迅、邁普通信、思博倫、是德科技、唯亞威、星云智聯、中科馭數、云脈芯聯、云豹等學術與科研組織、國內外公有云、設備商、芯片商、模塊商、測試儀表商等共同研究了該方案的技術特性,初步達成了產業共識。
中國移動將聯合產業合作伙伴,繼續完善GSE和PHYSec技術方案,加快國際國內標準化進程,加速推動產業生態成熟,形成完整的生態鏈,推動商用進程。
掃描二維碼下載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