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2月20日消息(顏翊)在今日上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有關情況。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為進一步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外資圓桌會議、外資企業服務專班、投訴機制等各個渠道廣泛收集外資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和訴求,在“外資24條”等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等4個方面,進一步提出了20項政策舉措,形成了《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
昨日,《行動方案》已在中國政府網正式公布。總的來看,《行動方案》具有4個突出特點:一是釋放了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積極開展外商投資促進工作。四是切實解決外資企業關切的問題。
《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各項舉措、各項政策措施將于2025年底前落地見效,這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近期,按照國務院部署,商務部還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服務保障外企”工作,發揮各級外資專班作用,上門走訪外資企業,現場了解企業訴求,推動解決問題,如果現場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請地方逐級上報協調,切實解決外資企業的合理訴求。
《行動方案》提出,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支持試點地區抓好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領域開放試點政策宣貫落實,對相關領域外商洽談項目開展“專班式”跟蹤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問題,推動項目盡早落地。適時進一步擴大電信、醫療領域開放試點。
對于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的相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姚珺介紹,他表示,電信業擴大對外開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型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融入全球分工與合作、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等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電信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資企業獲準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為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
2024年,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放寬電信等服務業市場準入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關于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的通告》,明確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4地試點取消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等多項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該政策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目前,4地已經分別多次召開外資企業座談會,積極開展政策解讀,加強與外資企業溝通對接,目前已有數十家外資企業正在積極申請參與。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試點開放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優化服務管理,支持外資企業參與試點,探索更多新業態,激發市場活力。做好經驗積累和宣傳推廣,組織開展試點情況總結評估,梳理先進模式、典型案例等,推動釋放示范效應。同時,根據試點情況不斷完善開放政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提升電信領域對外開放水平,助力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