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6G標準化元年,根據3GPP計劃,6G技術標準研究將在今年6月正式啟動。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平臺,6G是建立在5G等前幾代技術基礎和部署經驗之上的全新無線系統,并支撐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技術發展。
在近期召開的2025京成知識產權圓桌會議上,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錢堃在發表演講表示,5G技術演進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我們正在推進5G標準的第二階段,即5G-Advanced。5G-A不僅會提升現有網絡的性能和可靠性,更會為6G奠定堅實的基礎。他認為,在2030年以后,6G將成為推動全球技術飛躍發展的關鍵點。
目前,業界正在推動5G-A技術持續演進,這是5G向6G邁進的重要階段,而人工智能(AI)技術的應用也成為研究重點之一。根據IMT-2020(5G)推進組發布的《5G-Advanced場景需求與關鍵技術白皮書》,在5G-A時代,無線網絡首次明確構建“內生智能”的核心能力,是邁向長期目標原生AI的關鍵一步。公開信息也顯示,在此前已經完成的5G-A首個標準版本Rel-18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通、愛立信等產業相關參與者廣泛合作,共同探索利用AI/ML(機器學習)增強空口功能,并對面向下一代RAN的AI賦能空口和框架進行研究。
與此同時,5G-A也在加速落地商用,特別是在我國,今年2月,中國聯通正式發布“5G-A行動計劃”,宣布今年計劃在39個重點城市主城區全面啟動5G-A業務,在其他300余城市重點場景啟動5G-A業務。此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也在推動5G-A規模化商用。在上個月備受關注的F1中國大獎賽期間,上海移動、諾基亞貝爾、高通三方合作,完成了基于毫米波的多類型終端直播創新試點,首次引入基于5G-A網絡的8K 3D VR直播系統,可為用戶帶來超高清、多角度、低時延的賽事直播體驗。
對于產業合作推動前沿技術的落地應用,錢堃解釋說,把技術和產品推向市場,也是高通業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在3G、4G和5G時代,高通一直與產業鏈伙伴,包括運營商、基站設備制造商和終端廠商等攜手合作,推動標準技術的快速落地。
回顧5G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到,早在2018年,高通與小米、OPPO、中興通訊等中國領先企業就發起“5G領航計劃”,加快5G手機等終端產品的開發。在5G啟動商用之后,中國廠商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批5G商用手機,讓海內外用戶盡早享受到5G帶來的新體驗。2020年,高通與20多家中國領先企業共同倡導發起“5G物聯網創新計劃”,加速物聯網產業生態系統建設和發展,并支持中國廠商更好地把握國內外市場的廣闊機遇。根據Counterpoint發布的報告,2024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模塊出貨量前四名均為中國廠商,合計占據了接近60%的市場份額。這些廠商均為“5G物聯網創新計劃”發起成員企業。
錢堃表示,高通公司的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發明、分享、協作”,首先需要在前期進行大量投入開展發明創新,接下來通過技術許可等形式分享創新成果,最后通過與產業各方的廣泛協作,將技術應用到具體的產品當中,并協助合作伙伴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在這一商用模式下,“只有合作伙伴的成功,才有高通自己的成功。”他強調,未來高通將持續深化與中國產業伙伴的合作,共同促進整個產業創新生態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