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综合网-日韩综合网站-日韩综合一区-日韩综合在线视频-色涩网站-色涩网站在线观看

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專題
2024/4/26 09:54

中國信通院張海懿:聚焦AI時代高速光傳輸,協同支撐推動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

C114通信網  焦焦

C114訊 4月26日消息(焦焦)昨日,CIOE中國光博會與C114通信網聯合舉辦“2024中國光通信高質量發展論壇”第三場研討會——“400G開啟光傳送網新時代”如期舉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張海懿發表了“AI時代高速光傳輸關鍵技術、應用進展及未來展望”的主題演講。

張海懿介紹,自2022年2月,我國“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以來,近幾年圍繞算力基礎設施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都發布了實施意見。在2024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首項任務,在第3項子任務“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中明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培育算力產業生態。

在這一大背景下,5G-A、智算中心、AI大模型等創新業務與應用蓬勃發展,驅動光通信持續向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長距離、更加智能等方向發展,協同促進全光技術產業生態發展。光傳輸持續向高速率、長距離、低時延、低能耗、智能化等方向發展演進,需要高速傳輸系統、模塊器件、光纖光纜、智能管控和評估體系等各產業環節的有效支撐。

高速傳輸系統取得重大進展

在高速傳輸方面,目前400G技術標準基本完善,我國干線已啟動規模部署。張海懿介紹,400G技術方案主要包括16QAM、PCS-16QAM和QPSK。為助力高速傳輸產業發展,400G技術標準國際和國內均取得很大進展。400G國際標準主要為400ZR(OIF)、OpenZR+、Open ROADM等;國內針對16QAM、PCS-16QAM和QPSK不同調制格式都有相關標準做了明確要求。我國400G超長距在2023年密集開展試驗驗證。2024年3月,中國移動華為合作,開通了京蒙400G干線,這也標志著全球400G規模商用的開啟。

張海懿認為,400G C+L波段擴展的光傳輸系統將有相當長的生命周期。400G技術采用C+L波段,目前部分不同波段的器件和模塊還處于相對分離的狀態,未來C+L波段WDM系統集成和多波段器件一體化是推進重點。目前, C+L一體化WSS已商用,C+L一體化OTU預計24-25年可實現商用。

未來,國內運營商和設備商將圍繞800G、1.6T速率加快技術標準研究,啟動DCI試點驗證。目前,國內外運營商和設備廠商等已聯合開展多次800G及以上速率技術試驗驗證。從整個產業化看,基于130GBaud,16QAM調制的800G方案是目前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的重點,它可以重用400G QPSK產業鏈。1.6T還有賴于200GBaud以上光電器件的成熟。從標準化看,800G和1.6T成為ITU-T、OIF、IEEE802.3、CCSA等國內外標準組織的研究熱點,調制格式、映射技術、擴展C+L光系統、高性能FEC等是標準化的關鍵。

模塊器件加速研發應用

隨著高速傳輸系統的進展加速,模塊器件的研發應用也隨之加速。張海懿表示,整體而言,模塊器件在技術方案商,目前8x100Gb/s光模塊基本成熟,已量產商用 。4×200Gb/s和城域800Gb/s相干光模塊是當前研發重點,4×200Gb/s已研發出樣品,800Gb/s相干光模塊中96GBd(64QAM)已商用,140GBd(16QAM)已研發出樣品。在標準進展方面,8×100G、800G 80km及以內相干光模塊國內外標準基本完成,4×200G、城域800G相干光模塊產品研發及標準化正在推進中。標準化布局正向T+演進延伸,1.6Tb/s直調直檢光模塊預計明年初步商用。

圍繞著未來高速傳輸的發展,高性能芯片器件將成為關注熱點。目前單波100Gb/s直調直檢以VCSEL/EML方案為主,硅光方案功耗更低,但技術壁壘高、耦合工藝相對復雜。單波200Gb/s直調直檢的VCSEL方案正在研發驗證中,EML方案相對成熟,硅光方案帶寬(<60GHz)為技術難點,需配合大帶寬驅動技術,TFLN方案有待進一步成熟。而200+GBd相干方案方面,TFLN、TFLN+硅光集成方案或將介入。

未來,光電器件將發揮III-V族、硅基光電子、薄膜鈮酸鋰等各種材料的優異特性,實現整體最優,芯片器件將向三維集成和異質集成方向演進。

另外,在模塊器件方面,光電合封(CPO)線性驅動(LPO)也是重要發展方向。CPO的特點是光引擎靠近ASIC,減少電通道損耗和阻抗不連續性,能量效率優化40%,匹配高速低功耗互連需求,據Yole數據,203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8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69%。LPO無需DSPCDR,依靠高性能SerDes、以及高線性度和具備均衡能力的Driver和TIA實現相關功能,具備低能耗、低延時等優勢。未來,LPO與CPO殊途同歸,終極形態是線性直驅的合封版本。

此外,張海懿認為,C+L波段光器件一體化也有待持續推動。目前,相干光收發器件方面,CDM和ICR C+L寬譜技術已突破,可采用硅光、薄膜鈮酸鋰等方案;ITLA C+L一體化挑戰較大,當前處于研究階段,商用時間待定。光放大器方面,受鉺纖增益譜約束,當前EDFA無法實現C+L一體化,正在研究鉺鉍共摻等方案,通過改變增益光纖摻雜元素和工藝條件等實現一體化,拉曼放大器原理上可行,但功耗、成本、集成度更高。波長選擇開關(WSS)方面,C+L一體化WSS正處于攻堅階段,32維產品即將突破。陣列波導光柵(AWG)等,OSC/OPM等無技術障礙,部分參數重新定義,面向L波段寬譜和高波特率的AWG等器件重新開發和規范。

超低損、空分復用和空芯光纖是關注熱點

在光纖光纜方面,張海懿表示,超低損光纖、空分復用光纖和空芯光纖均是業內關注的熱點。

超低損光纖已成為400G高速光傳輸的優配,可滿足超長距傳輸和算間互聯的需要。G.652D光纖持續向超低損耗方向優化提升,仍是長途干線大規模部署的主流光纖;G.654E光纖已具備規模生產能力,進入工程應用階段,東數西算建設推動G.654E光纖在骨干長途光傳輸的部署;G.654系列超低損光纖已成為海纜系統跨洋超長距傳輸的應用首選。張海懿認為,我國G.654E光纜部署還需提速,光纖產業還具有性能提升空間,仍需加速提質,構建算力網全光骨架。

空分復用光纖應用試驗加快,多芯+少模光纖成為單纖容量倍增的可行路徑。2023年,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利用19芯單模多芯光纖實現總傳輸容量4.1Pbps光傳輸系統。同年,日本NICT在歐洲光通信會議上報道了基于38芯3模的多芯少模光纖,實現22.9 Pbps 光傳輸系統。而空分復用技術標準整體處于研制階段,在國內CCSA TC6已立項3項空分復用研究課題,研究內容涉及光纖特性及應用、光器件、傳輸技術;國際上,ITU-T SG15會議通過并發布GSTR.SDM技術報告和G.sup.G.65x立項。

空芯光纖具備超寬帶、超低時延、傳輸損耗低和超低非線性等固有優點,有望孕育光網絡傳輸介質的根本性變革。但目前,空芯光纖的標準化尚處研究起步階段,還有待突破的技術瓶頸和待提高的產業鏈布局。技術瓶頸方面,需解決光纖空間幾何結構標準化和工藝穩定性,現網部署工程化等問題,預估仍需至少5年以上的持續攻關。產業鏈布局方面,需加快原材料技術、設備技術和器件技術、中繼放大技術等產業鏈聯動和推進試驗驗證,逐步向實用化演進。標準化研究方面,國內CCSA已立項3項空芯光纖研究課題,研究內容涉及關鍵技術、光器件、超高速光傳輸。

數字孿生和AI大模型加速應用,推動網絡智能化發展

張海懿表示,在智能管控方面,多業務融合承載需求推動算網協同管控、網絡數字孿生和AI大模型、L4+智能化技術創新發展。

目前,我國傳送網數字孿生應用場景主要聚焦在故障與災害模擬、數字化運維、業務割接演練和性能評估優化等方面。傳送網數字孿生標準體系也已建立,包括傳送網數字孿生的架構、測試與評估、運營管理等。同時,相應的傳送網數字孿生能力的評估體系也已建立完成。

張海懿還表示,近兩年網絡大模型的興起也進一步推動了AI大模型的加速應用,推動了傳送網智能化向L4+演進。AI大模型為網絡智能化提供推理和決策支撐,網絡數字孿生系統對預測決策進行仿真推演。目前來看,傳送網應用AI大模型的需求場景主要在于知識問答、方案生成、離網預測等方面。

構建運載力指數評估體系,強化算力網絡質量監測

最后,張海懿表示,在評估體系方面,我國已構建算力網絡的運載力指數評估體系,加速推進規范化開展算力網絡質量監測工作,持續開展全光運力和算力網絡質量監測評估分析工作,為算力提供更強大的承載和運輸平臺。

展望未來,張海懿期望各企業聚焦AI+時代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需求,支撐雙千兆+行動計劃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發展。聯合產業各方協同推進高速光通信技術攻關、產業生態創新、網絡質量監測,推動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版權說明:C114刊載的內容,凡注明來源為“C114通信網”或“C114原創”皆屬C114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編譯類文章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 欧美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美国一级毛片片免费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 香港黄页亚洲一级 | 国产男女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91在线影院 | 国产午夜久久影院 | 快色网站 |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不卡不码高清免费观看 | 久久影院yy6080 |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 欧美日韩一二区 | 久久a 热6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美熟 |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 亚洲欧美日本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视频在线 | 萌白酱粉嫩jk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又色又爽黄的网站免费 |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 欧美一级高清毛片aaa | 九九午夜|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 | 国产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 毛片在线视频在线播放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人在线 | 亚洲美女一级片 | 欧美人性影片免费看 | 另类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