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全社會全行業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讓我們來關注今年兩會將如何為信息通信業劃重點,以及各界代表相關的建議與提案。


3月5日,李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報告。報告提出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包括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等。報告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擴大5G規模化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查看全文
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移動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落實,全方位推進各項通信和網絡安全保障工作,全力為全國兩會提供高品質信息通信服務和高可靠網絡安全保障。中國移動所屬北京公司快速響應,建立黨員突擊隊16支,調集2000余名技術骨干組建40余支專項保障團隊,制定120余項保障任務閉環推進。
查看全文
3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李樂成在京調研檢查全國兩會通信服務、網絡安全和無線電保障等工作,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持“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警覺,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以高質量工作為全國兩會勝利召開筑牢堅實保障。
查看全文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正加速成為覆蓋“人、車、家”生活場景的信息消費“新三樣”。建議出臺支持鼓勵推動信息消費“新三樣”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進一步提振信心、推動創新、促進消費、拉動投資。

張志勇提交了《關于加強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他指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相關產業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預計2025年將超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低空經濟要發展,基礎設施必先行。

應從國家層面制定高端技術人才發展的專項規劃,進一步擴大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建設范圍和建設內容,著力培養更多信息技術領域的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今年全國兩會,苗偉在法治建設、產業發展、衛生健康、社會治理等四方面形成了10項建議。在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方面,提出建立國家統籌協調機制,打破數據分散壁壘,破解“數據孤島”難題,讓數據要素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婁勤儉表示,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著一批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崛起。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伴隨一系列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在安全、社會治理、道德倫理等方面帶來眾多新課題。
- 上咪咕彩媒“全民播兩會” AI智創彩鈴開啟全國兩會互動傳播新模式2025-3-5
- 綏化移動助力“氣象+旅游”融合 為高質量發展添動力2025-3-5
- 政府工作報告: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2025-3-5
- 勇挑大梁 向新而行 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全面助力建設創新浙江20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