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艙、虛擬助手、車路協同演示……2025上海車展作為行業“風向標”,36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近千家企業參展。這如同一面棱鏡,折射出汽車業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變革浪潮。從組合駕駛輔助普及到AI技術,從混合動力到超級快充,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新競爭點
汽車產業智能化變革正在加速。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銷售占比已達57.3%。
事實上,汽車產業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從政策驅動到市場主導的轉變,電動化如今已然成為行業主流。而當電動化逐漸普及,智能化便順勢成為了新的競爭焦點。中汽中心智能網聯領域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秦孔建指出:“技術創新是汽車產業持續演進的根本驅動力。在智能汽車時代,如何以客戶為核心,提升安全、便捷與舒適,是技術應用的核心命題。”
車企攜手互聯網企業,共建智能汽車生態圈
近年來,不少車企歡迎AI技術的滲透,DeepSeek技術的接入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有消息稱,自2025年以來,已有多家車企宣布將與DeepSeek進行合作,借助其大模型服務,提升汽車智能化水平。在上海車展上,德國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齊普策宣布,寶馬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在面向中國市場的新車型中集成來自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的人工智能(AI)技術。
除了寶馬與 DeepSeek 的合作,多家車企也攜手科技企業不斷探索與創新。英特爾與面壁智能宣布將共同研發端側原生智能座艙;愛芯元智與智駕科技MAXIEYE達成合作。智駕科技將基于愛芯元智車載芯片平臺開發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加速L2+功能量產落地,拓展全球市場。
此外,一汽奧迪公布與華為的戰略合作,正式成為首個搭載華為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國際一線豪華品牌,雙方表示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開展深度協同,開啟“油電同智”的高端出行新時代。
智能汽車安全問題亟需解決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標準與咨詢部部長陳桂華表示,我國汽車行業在電動化的“上半場”取得了一些領先,當前正身處智能化的“下半場”,而安全是行穩致遠的關鍵抓手。
事實上,安全問題已然成為當前智能汽車發展的核心焦點。近些日子,智能駕駛事故時有發生,這一系列事件凸顯了安全隱患的嚴峻性。所以,要確保智能汽車能夠安全行駛,僅僅加大對智能交通設施的建設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方面協同發力。一方面要提升用戶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法規進行嚴格約束,同時促進不同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發展等,通過這些舉措共同推動智能汽車健康有序發展。
對此,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旨在進一步規范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OTA)管理;4月1日,《車聯網網絡安全異常行為檢測機制》正式實施;《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測試項目和方法》則將于5月1日開始實施。眾多政策標準的相繼出臺與落地實施,正是從規范和監管的層面出發,旨在切實保障車輛安全,全面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安全水平,進而有力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