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聯通的隊伍中,有這樣一位主動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毅然投身駐村幫扶事業的駐村書記——郝青云。他是一名有著深厚資歷的黨員(1998年入黨)與通信行業工作者(1991年參加工作,從事通信行業34年)。2018 年初,帶著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黨委的重托,主動請纓前往青海省湟源縣申中鄉卡路村擔任第一書記,自此扎根卡路村7年。
在這7年里,他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在駐村日記的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卡路村的深情厚誼與對鄉村振興事業的無限熱忱,持續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完成污水管網、道路硬化、河道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積極探索產業升級路徑,引入“數字鄉村”項目,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始終扎根基層,用實干實績踐行初心使命,為鄉村長遠發展筑牢根基,成為卡路村鄉村振興道路上堅定的踐行者與領航者,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
深入農戶,掌握村情民意。
自駐村之日起,他便深知,了解村情民意是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石。于是,他與村兩委的同志們一道,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走訪工作。短短半個月內,他們走遍了全村的253戶農戶,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詳細記錄了每一戶的基本信息、生產生活狀況以及面臨的難題,最終完成了卡路村253戶944人的大表花名冊。這份詳盡的村民戶籍花名冊,不僅是他后續工作的有力支撐,更是他制定鄉村振興策略的重要依據。
駐村日記中記錄:“今日走訪張生海家,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需盡快協調解決。”
心系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他始終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他深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真諦。在他的駐村日記中,充滿了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的感人瞬間。
建檔立卡貧困戶張生海家的危房改造,是郝青云心系群眾的一個生動寫照。他多次上門做工作,協調幫扶單位補助資金,最終讓張生海和他的母親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當張生海的老母親驕傲地說出“他是我們的郝書記”時,郝青云的內心充滿了欣慰與自豪。
駐村日記中記錄:“今日與申中鄉黨委郭書記一起慰問張生海家,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深感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此外,他還積極為建檔戶解決后事、為貧困學生申請幫扶資金并協助就業等問題。如建檔戶陳啟元、盧全奎去世,他第一時間爭取資金,并組織村兩委順順利利為他們辦理了后事;建檔戶朱全東之子考上高職,學費、生活費成為很大的困難,第一書記了解情況后,立即向青海聯通公司黨委匯報,申請了6200元的幫扶資金,并協助辦理了雨露計劃補助,畢業后,又協調解決其就業問題。這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廣泛贊譽和深深感激。
駐村日記中記錄:“聽聞建檔戶陳、盧離世,要速爭資金,攜村兩委妥善辦后事。又聞朱全東之子升學缺錢,匯報公司獲批 6200 元并助申雨露計劃。畢業遇疫就業難,再報獲批入職聯通,脫貧更穩。”
改善基礎設置,提升生活質量。
真誠地傾聽才能建立信任關系,才能了解到村民和村兩委的真實意見和需求以及他們的擔憂、期望和目標。真誠的表達才能吸引關注,才能將想法、計劃、建議、意見精準地傳達出去,并落地見效。
(一)老年食堂與村辦公場所的改造
老年活動中心、老年食堂的運營是村里的大難題,資金短缺是其重要原因。郝青云積極與青海聯通公司領導溝通協調,最終每年幫助老年食堂大師傅工資每年1.2萬元,幫扶運營資金0.5萬元。
同時,他用節省的1.49萬元經費資金,為村委會議室、辦公室配置了大小會議桌、檔案柜,并進行了暖氣改造,解決了村委辦公室冬季寒冷,工作人員無法辦公的問題,讓村民和村兩委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能感受到溫暖與舒適,大家也都更愿意到村委來談事說事了。
(二)公共衛生間與人居環境整治
一直以來,村委周邊無公廁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和村兩委的日常工作生活。他及時向青海聯通公司領導及申中鄉黨委匯報,最終爭取到幫扶資金6萬元,使卡路村委會公共衛生廁所項目得以順利實施。
此外,為解決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問題,他向青海聯通公司黨委匯報情況,爭取資金1.3萬元,用于購買兩輛垃圾三輪翻斗車,優化了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使卡路村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這些基礎設施的改善,不僅提升了村民們的生活質量,更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駐村日記中記錄:老年食堂運營因資金短缺,幫扶大師傅年工資 1.2 萬、運營資金 0.5 萬;用節省出的1.49 萬為會議室、辦公室添置桌柜;4.48 萬給辦公室、會議室等裝暖氣; 村委周邊無公廁,雙幫單位5萬、鄉政府1萬幫扶資金到位,公廁項目順利實施......
數字賦能,引領鄉村振興新風尚。
作為通信行業的一員,郝青云深知信息化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他積極協調,于2020年青海聯通公司無償援助資金53.81萬元,投資湟源縣申中鄉平安鄉村信息化建設項目。2022年在他的努力下,經過請示省聯通公司領導,幫扶144萬元,湟源縣申中鄉數字鄉村信息化建設項目得以順利落地并實施。常住人口132戶,寬帶融合用戶103戶,用戶滲透率達到78%。
同時,為脫貧戶、監測戶、低保戶免費提供寬帶、手機及IPTV,一般常住戶提供了資費優惠,為村委辦公室、老年活動中心、老年食堂提供免費提供了寬帶及IPTV。
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拉近了卡路村和外界的距離,加快了農村群眾享受高質量信息生活的步伐,還為卡路村的產業發展、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駐村日記中記錄:2020年,青海聯通無償援助53.81萬元,助力湟源縣申中鄉平安鄉村信息化建設項目落地。2022年,青海聯通又出幫扶資金144萬元,推動數字鄉村信息化建設項目實施。
勞務輸出,拓寬增收渠道。
他深知就業是民生之本,他積極依托大華工業園區,走訪就近企業,開展村、企用工信息互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卡路村轄區內已經有14家工商貿企業、3家洗車行,帶動村勞動力190人,務工月收入人均0.4-0.6萬元左右,成為卡路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些就業機會的創造,不僅拓寬了村民們的增收渠道,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穩定的就業保障。
產業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共繪豐收畫卷。
他積極與村兩委溝通,引導村上種養殖合作社大力發展種植業。他推動流轉了950畝土地,種植了多種作物,實現了村民與合作社的雙贏。
現在,卡路村的種植業已經初具規模,不僅解決了村上剩余勞動力的問題,還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產業支撐,更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項目帶動,共繪發展藍圖。
他積極與村兩委一起調研、申報項目并協調相關資金。在他的努力下,卡路村在項目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績。2024 年以來,卡路村在項目建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累計完成投資 1198 萬元。
駐村日記中記錄:今日與村兩委成員再次核對項目申報材料,每一個數據、每一項規劃都反復斟酌,力求精準無誤。
清潔能源煤改電項目惠及153戶村民,投入資金107.1萬元。這一項目的實施,不僅讓村民們告別了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減少了環境污染,還大大提高了取暖的安全性和舒適度,讓村民們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溫暖與便捷。
卡路村申中河護堤345米工程項目,投資59.9萬元。該項目的建成,有效保護了村莊的農田和房屋,減少了洪澇災害的威脅,為村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
人畜飲水提升工程投入260萬元,徹底解決了村民長期以來飲水困難的問題。清澈、安全的自來水流入家家戶戶,村民們再也不用為飲水發愁,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污水管網主體等工程項目投資410萬元,進一步完善了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村莊的環境衛生狀況,讓卡路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2025 年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正式實施,投資 339 萬元,將進一步提升村民居住品質。此外,他還積極利用東西部合作資金20萬元,完成了卡路村村莊規劃設計,為村莊的長遠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投入5萬元進行村委廁所改造等7個項目,從細微之處改善了村莊的環境和村民的生活條件。
在他的駐村日記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也看到了一個駐村書記的責任與擔當。卡路村村書記朱全智對郝青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就是上級派到村里的一束‘光’,是為村民帶來溫暖,為村子照亮方向的。”
他既是脫貧攻堅的沖鋒者,也是鄉村振興的開拓者。危房改造、產業謀劃、道路貫通、疫情防控、河道治理、農田灌溉、污水管網、數字鄉村等,鄉村的每一處蛻變都印刻著他的足跡。作為見證者、實施者、貢獻者,他將個人價值融入鄉村發展,未來也必將以初心為楫,在振興畫卷上續寫新篇。